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目前IT行业每年软件人才缺口达50万,人才需求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加。但是问题在于,刚刚迈出校门的理工类学生并没有任何IT从业经验,往往无法适应IT公司的需求。 为了将面临就业难的大学生变为“抢手货”,11月1日,北大青鸟推出的“学士后”系列课程在北京十个分校区同时正式启动。作为大学生就业前的职业特训,“学士后”不仅包含知识或技能传授,更注重“实战技能”,将会“模拟实际职场环境”并组织学员进行团队协作,从而考核其在团队中对实战项目的实操能力。 北大青鸟总裁杨明说: “不同基础的人学习不同课程,时间的安排和接受的能力都不同,针对此问题,今年我们所发布的学士后主要面向理工科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根据他们的基础能力,我们准备了150小时的时间作为第一阶段的技能准备课程,使他们零散的技能系统化;而如果是文科学生,这个基础的学习时间就可以相应的拉长。” 事实上,“学士后”还具有其他的特点,比如说“定向培养”。以先期开设的Java和.NET为例,这两个技术方向的人才在当前IT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中排名前两位,今后北大青鸟还将陆续推出PHP、Android等技术方向的课程。想参加“学士后”课程,报名者必须拥有或即将拥有大学学历,年龄必须在21周岁以上,有意在IT行业从业并寻求深入发展。“学士后”也同样适用于希望转入IT业的在职人员以及希望继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IT行业人士。 另外,整个课程被分为约270个课时的“技能准备阶段”和300课时的“就业冲刺阶段”两个阶段,完全走“实用主义路线”。学员将以“开发小组”的形式实际开发真实的IT项目。此外,“学士后”课程按不同单元由浅入深,学员必须通过每个单元的严格测试,才能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为节省不必要的路上时间,“学士后”采用了“线上课程+面授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据各分校区招生负责处的资料显示,报名该课程的学员人数日增量较快,各培训中心正在考虑追加招生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