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领域,病毒和杀毒软件就像是道与魔一样,处在不断的较量中。 随着病毒制造者分工合作不断细分,病毒产业链也日益呈现出互联网化的发展趋势。病毒制造者也倾向于使用一些代码混淆工具来实现病毒的批量生成,使得新病毒巨量增加,单个病毒的生存期缩短。这时,一旦反病毒厂商的监控模块或行为分析模块没有及时分析出病毒行为并加以遏制,这个病毒就很有可能会在用户的网络内或电脑上产生严重的后果。 据介绍,云安全技术应用后,识别和查杀病毒不再仅仅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库,而是依靠庞大的网络服务,实时进行采集、分析以及处理。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杀毒软件”,参与者越多,每个参与者就越安全,整个互联网也更安全。 据了解,在“云安全”系统投入商业运营后1年时间里,瑞星创新的“云安全”解决方案成功拦截了20亿次挂马网站对用户的攻击,截获并处理了 2004万个最新病毒样本。同时,瑞星利用这些拦截和获取到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将分析结果利用到“云安全”系统的二次完善中,解决了“病毒木马多途径传播”、“木马下载器泛滥”、“杀毒软件滞后于病毒”等信息安全业界的历史难题。 在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本土企业始终面临着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局面,在信息安全产业领域也不例外,卡巴斯基、赛门铁克、趋势科技等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谋求发展。不过,从目前的市场格局看,瑞星、金山等国内安全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持续高比例投入资金搞技术研发,在市场占有率、人才培养、服务响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与国外企业相对等的竞争力,而在“云安全”领域甚至还有超越的可能性。 北京北大青鸟华腾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