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就业问题
来源: 编辑:北大青鸟 日期:2010-09-07 00:00
现在社会上比较令人痛疼的就是大学就业问题,初中疼痛
现在社会上比较令人痛疼的就是大学就业问题,初中疼痛上高中,高中头疼上大学,大学头疼大学就业问题。所以说现在很多人开始反思这样的升学流程。学了十几年很多人就是求一份好工作,但是传统教育的重点就是大学生,研究生,现在大学就业问题如此严峻,很多高中和初中生,甚至于大学生都想转变学习模式,为自己自己以后摆脱大学就业问题做点功课,可是针对于大学就业问题他们该何去何从呢?
其实对于大学就业问题这种思考从未停止,大学生在探索,学者在分析,教育业也是推出新的教育模式,比较明显的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大学生“回炉”现象,针对于大学就业问题,很多大学生选择去像北大青鸟北京华腾这样的职业教育学一门技术做护身符,然后以一名技术人才的姿态去就业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大学生“回炉”现象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正日趋理性成熟。以前不存在很多大学就业问题,当时人才缺乏,大学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市场竞争趋烈,在就业选择时如果两眼只盯着“白领”岗位,对技术工类的“蓝领”岗位不感兴趣,结果是处处碰壁,长时间不能就业,给社会、家庭、个人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大学生及时调整心态,放下架子,到技校学习提高技能以谋出路,这是一个符合实际的明智的选择。
要解决大学就业问题,现在毕业的大学生不可能从活一次,那么回炉在学习是一个好的出路,但是药学技术,重视能力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是那种学历教育。其实大学就业问题可以从三面分析:
1、这是由大学生严峻的就业难造成的。从上世纪90年代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度到“大众化教育”。在人才缺乏的年代,大学生是真正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风光无限,一旦毕业,就有了“金饭碗”。然而,随着取消就业分配,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昔日的“天之骄子”风光不再。不但不再是“香饽饽”,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无法找到工作的“生存危机”。即使进入职场后,企事业单位真正缺乏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随着工作的变化和时间的迁移,一个人要想适应或胜任不断变化的工作必须不断充电,仅靠大学里所学的有限知识显然是不行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回炉”的最主要原因。
2、这是由市场经济下的用人单位抛弃过去那种“惟学历是举”的人才观,注重人才素质的结果。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在大学生就业除了极少数能够进入国家机关当公务员外,绝大多数都要到企业就业。而企业公司是进行生产经营的营利性组织,是不养闲人的。过去不少企业公司的招聘广告列出的第一条就是“大专以上学历”,“本科”甚至“研究生”、“博士”,对大专学历以下的人才根本不屑一顾。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科技的发展,使企业公司却越来越务实,要求所聘用人员必须具备实际的职业技能、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这样就省去了培训时间,可以给公司早日创造出利润。而大学生在这方面明显就失去了竞争力,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大学生投奔“回炉”的直接动因。
3、这是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的弊端和高等教育现存的某些问题所致。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孩子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提高学习成绩。尤其是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好高中和好大学,把自身的爱好和兴趣都抛在了一边,每天就是“啃书本”,既缺乏社会知识,又缺乏个性素质,即使过了高考这一关,多数学生已经变得方方正正,就像流水线作业生产的产品一样。
治病要治根,解决问题也要抓重点,解决大学就业问题不能被动的去等着大学教育改革,那么大学能等你的青春也能等?所以选择职业教育也好,其他教育也罢无非是为了给你增加就业竞争力,所以很多时候就业才是众多教育的硬指标,把眼光放到就业和职场上,有时候大学就业问题会变得容易解决一点!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