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国家逐渐关注职业教育。不论是在教育,教学以及发展就业等方面,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都是十分密切的。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展示会在京召开。会议取名“印象高职”,通过模拟高职校园课表中的一天,借助企业搭建的无线网络环境,以“会议课堂”的形式向社会展现高等职业教育全新的教育形态。会议针对院校管理者、教学管理人员、一线教师等不同参会对象设计了不同内容,包括“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专题”、“全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成果展”、“高职评估培训”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坛—国际视野”等六大模块。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唯一一个贯穿会议始终的环节,“高职评估培训”这一模块将邀请会议各项内容的参与者对相关内容进行评估,通过这种方式强化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和制度保障的理念。 据了解,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近十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个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一地(市)至少一所高职院校的目标已基本实现,截至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高等职业院校数已达到1207所,在规模上确立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总体而言,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仍是高等职业教育当前的主要任务,如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吸引力依然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命题。 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首先需要依托国家产业战略的升级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化。如当纺织行业已经向时尚行业转型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就必须从“服务工业生产为主”转向以“服务生活创意为主”;当航天、航空、核电等战略性产业迎来大发展的机遇时,相关的职业教育内容就一定要跟上。又如,当渤海湾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以及长株潭区域成为国家新兴经济增长极后,职业教育就要作好相应的战略应对,以便及时调整劳动力供应结构。 同时,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引导。如作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8年开始,我国每年在有职业教育历史底蕴的天津市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已经制度化。这就是贯彻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深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人才评价与选拔制度,引导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始终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宗旨,突出市场需求和教学创新,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